小罐茶又一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,與以往一樣,所被傳播的信息依然是負面的。人紅是非多,雖然熱議不斷,但我們身處在一個商業(yè)社會,人們對某個品牌提出質疑與探究是很正常的一件事,只不過質疑和探究的聲音應該往哪個方向走,這點值得說道。
此次質疑聲的開端是對于小罐茶合作的幾位大師的質疑,「小罐茶,大師作」,這個“作”是大師親手制作還是代表大師技藝,小罐茶官方表示產(chǎn)品指的是代表大師技藝的作品,“作”字含義為作品的作,并非大師親手制作的作。但在小罐茶的一條宣傳片中,幾位大師拿著他們所制的產(chǎn)品,對著鏡頭說“小罐茶,我zuò的茶”,雖然該視頻內容沒有字幕,但正常人對語言的識別都能知其意思指的是什么。
小罐茶是否在模糊概念玩文字游戲,涉嫌虛假宣傳,甚至嚴重點說是否在愚弄消費者,自有監(jiān)管部門定論。借用人民日報的微博點評:無論做人還是做事,當銘記:少作,多做。
媒體問小罐茶幾位合作大師之一鄒炳良的女兒:整個制茶工藝里面,大概有多少是手工參與的?。鄒炳良之女回應「從那批葉子采下來,都在手工,現(xiàn)代化工藝只到除雜、撿雜,精細化而已;普洱茶從以前到現(xiàn)在都是手工藝結合,這不是叫機械,而是科技文明的進步,就像原來,你是食指寫字,現(xiàn)在你用筆。那你為什么不返回去用食指或木炭來寫字呢?」
鄒炳良的女兒這番回應有偷換概念之嫌,大家質疑的并不是手工還是機制,質疑的是小罐茶的虛假宣傳,這是兩碼事。而在茶圈里,手工制茶與機制茶的紛爭議論也已經(jīng)不是一天兩天的事,以前曾表達過自己的觀點,不論是手工制作還是機器制作,只要能制出好茶,都應被認可;如果非要二選一,我會選擇后者,機器的出現(xiàn)并不是意味著推翻,而是更好的延續(xù)傳統(tǒng)工藝。
當然,這也不是完全否定純手工,真正意義上的純手工茶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由純手工操作,勞動強度大,時間跨度長,直接影響到的是效率問題。而機器出現(xiàn)的價值,更多是在傳統(tǒng)工藝基礎上做延續(xù)與升級。
去年抖音上一個用腳揉捻鳳凰單叢制作的視頻受到許多人關注,當時我們也談及機器與手工的觀點,茶葉揉捻工序現(xiàn)在有揉捻機,它不僅解放了勞動力,揉捻力度更均勻,條形揉捻更緊實,既然有了效率高并能夠提升品質的揉捻機,為何還要使用手工方式?張?zhí)旄O壬ㄙM大量心思研制出揉捻機,為的就是改變了過去費時費力的揉捻茶葉方法,而不少人的思維還停留在“純手工才是好東西”的階段,商家們也就喜歡往自己的茶葉上貼所謂“手工”的標簽。
微博上有一條熱搜標簽叫“小罐茶征收智商稅質疑”,把它與創(chuàng)始人過去做的好記星、8848手機、E人E本放在一起來討論。小罐茶是不是智商稅?我認為談不上智商稅,畢竟人家也沒像某些保健品一樣大談功效,喝了會如何如何。
人們對小罐茶的嘲諷,更多是來源于創(chuàng)始人過去做的產(chǎn)品在市場的反應,以及它的“高價”。看到一個評論說,如果非要說小罐茶收了什么稅,那就是「面子稅」,你們仔細想想,其實還真是這么回事。國內六大茶類,這么多家茶企品牌,辨識度高的有幾個?即使叫得出來的這些品牌,它們大多都是只在某一茶類有名氣,如鐵觀音之八馬、日春,金駿眉之正山堂,普洱之大益,而像小罐茶這樣全品類做出品牌知名度的又有幾個?
產(chǎn)品售價高,品牌識別度高,創(chuàng)始人最初是否把小罐茶定位為禮品茶不得而知,但它符合送禮需求,大家都知道小罐茶貴,這就夠了。
市場的“高價茶”不是只有小罐茶,比它價高的有很多,而這些價高的茶,基本都是“物以稀為貴”的路數(shù),這也正常,市場經(jīng)濟市場決定,只不過“物以稀為貴”從商業(yè)角度來看,并不是個好模式,因為無法量產(chǎn),無法面向大眾。
金駿眉就是個好例子,桐木村有400多戶茶農,平均每戶每年的金駿眉產(chǎn)量在10斤左右,整村一年就4000多斤產(chǎn)量,人家賣貴有貴的理由,不怕沒人要,但產(chǎn)量決定了絕大多數(shù)人無法喝到真正的桐木村金駿眉,每年春茶采制之前就已基本被訂購,很多情況是有錢都難買到。真要說智商稅,你說那些號稱桐木村金駿眉賣幾千上萬一斤并且出貨量大的茶品牌,是不是在收智商稅?
而小罐茶它也不跟你講產(chǎn)地概念,量少概念,只要你有錢就能買到,還是大師們的茶。在商業(yè)上,小罐茶走的路子是成功的,但它與幾位大師捆綁在一起,也有風險,用人來為產(chǎn)品背書,未來容易出現(xiàn)意想不到的情況。比如大師的信譽、道德問題,這些大師的背后大多都有自己的品牌,一旦他們的品牌出現(xiàn)問題,大師茶這個概念也就無從談及。
最后說個大家都關注的一個問題,價格這么高的小罐茶,好喝嗎?,茶好喝不好喝,是由消費者說了算,大師說了不算,小罐茶官方說了也不算。我有喝過小罐茶的大紅袍,就是說「好聽就是好茶」的大師王順明制作的大紅袍,480元/盒/40g,算起來6000元/斤。僅個人主觀感受,結合它的售價,這樣的價格,在市場可以買到喝到比這款更好的茶,并且可選擇性多。
小罐茶的這款大紅袍是拼配茶,幾個不同品種拼配而成,大紅袍的拼配技藝極其講究和嚴格,如果能讓人較為明顯的喝出拼了哪幾個品種,那么它不能算是技藝過硬的水平,何況還是大師的茶,是大師制作還是大師監(jiān)制,已經(jīng)不重要了。茶葉好不好聽,我們聽不出來,但好喝不好喝,喝得出來。
各路媒體已經(jīng)對小罐茶輪番進行了一波報道,自媒體也各自表達了自己的觀點,信息越來越透明,是好事。此次由小罐茶引發(fā)的討論是個起點,接下去大家對茶葉市場的認知會有怎樣的變化,拭目以待。